
从牧场到餐桌的“国字号”标杆:解码河南恒都食品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在农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农业企业的重要课题。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凭借其在肉牛全产业链建设、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及科技研发领域的突出表现,再度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认可,更彰显了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示范作用。
作为集肉牛科研、规模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河南恒都食品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牧草种植、饲料加工、肉牛育肥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体系。企业在河南泌阳、重庆丰都、内蒙古赤峰等地建成六个万头级标准化养殖场,配套建设现代化屠宰加工基地与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实现年生产冷鲜牛肉2.6万吨、深加工制品15万吨的产能。
在技术创新层面,河南恒都食品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科研机构,攻克肉牛精准育肥、低温压浸熟化等关键技术,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2项。其自主研发的“牛肉制品低温压浸熟化工艺”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使产品蛋白质含量较传统工艺提升15%,营养成分流失率降低20%。此外,企业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牛肉的养殖、加工全流程信息,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透明化追溯。
河南恒都食品始终将带动农户增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通过“公司+养殖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在泌阳县带动2万户农户实现标准化养殖,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其“土地流转租金、土地入股股金、返聘就业佣金”的“三金”增收机制,使农户在获得土地收益的同时,还能通过参与养殖、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在产业链上游,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玉米秸秆、花生秧等农副产物,既减少焚烧污染,又为农户创造额外收益。在下游,企业与各大商超合作设立专柜,并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直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此外,企业还设立肉牛产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农户提供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等课程,助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河南恒都食品始终将食品安全与品质管控放在首位。其产品通过ISO-9001、HACCP、有机食品等八大认证,并建立“牛源基地优质化、检疫监控系统化、终端管理规范化、产品追溯全程化”的质量监控体系。在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推出即食牛排、火锅牛肉片、卤味熟食等系列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便捷食品的需求。
在社会责任领域,企业积极参与“雨露助学”“青年才俊工程”等项目,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同时,通过“变废为宝促增收”机制,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其“数字牧场”项目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养殖效率,进一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河南恒都食品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引领者,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通过全产业链整合、科技创新与联农带农机制,既保障了产品品质与食品安全,又为农户增收与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这一“国字号”荣誉的获得,将激励更多农业企业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共同书写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