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初创公司推出月球采矿机器原型,每小时可挖 110 吨月壤

“当你在月球上操作设备时,可靠性和性能标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Interlun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布・梅耶森(RobMeyerson)在5月7日的声明中表示。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加里・赖(GaryLai)在同一声明中补充道:“大规模、高效率地从月球开采氦-3的高速挖掘工作此前从未尝试过。”他强调,这一技术突破是实现月球资源开发的关键一步。Interlune与拥有70年历史的农业和工业设备制造商Vermeer合作开发了这一原型机。赖表示:“我们对迄今为止的测试项目结果感到非常满意,并期待进入下一阶段的开发。”Interlune计划通过四步计划体系从太空开采自然资源:挖掘、筛选、提取和分离。在去年成功测试了该机器的小尺寸版本后,公司决定推进全尺寸原型机的建造。氦-3作为一种潜在的变革性燃料,未来可能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年来,美国、中国和日本都围绕这种稀有氦同位素的开采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然而,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分校行星科学与天体生物学教授伊恩・克劳福德(IanCrawford)指出,从月球开采氦-3并将其运回地球使用的成本可能使其在短期内难以成为一种经济可行的能源。2021年,克劳福德曾对Space.com表示,开采、提取和运输月球氦-3所需的“巨额投资和基础设施”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地球上的能源可能仍将更为便宜。尽管如此,Interlune和Vermeer仍是众多致力于为月球及周边未来产业发展铺平道路的公司和组织之一。例如,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2023年提出了10年月球架构(LunA-10)能力研究,并选择了14家公司,让它们就如何发展月球经济提供想法。